国产日韩免费-国产日韩久久久久69影院-国产日韩久久久精品影院首页-国产日韩精品在线-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播放-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開好勞動課,為職業教育發展啟蒙、奠基

2022-05-27 13:29:49

返回列表

根據教育部文件要求,從今年秋學期開始,勞動課將作為一門獨立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正式開設。可以說這是近幾年中小學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

把勞動課列入課表,多數家長都認為十分“有利孩子健康成長和健全人格的培育”“有利培養孩子動手實踐能力和獨立生活、生存能力”。有些家長甚至說“這下好了,孩子通過勞動課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我們做家長的將會省心多了!”“兒孫們生活自理能力強,也用不著爺爺奶奶過來操心,雙方的老人就可以過一個安靜的晚年生活了”!這些議論大多聚焦在勞動課的育人作用上。

聯系5月1日開始施行的新版《職業教育法》,在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正式獨立開設勞動課還有更深層的目的和意義:為健康、協調發展職業教育啟蒙、奠基;為培養一大批優秀技術技能人才啟蒙、奠基。

在義務教育階段正式開設勞動課,施行新《職業教育法》和“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融通”,把一部分高中辦成特色綜合高中,發展專科、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層次的職業教育,這樣的布局前后聯系起來,無疑是一“系統、整體工程”。國家在這個時候實施這項課程改革既有其強烈的客觀需要背景,也在義務教育階段填補了“啟蒙、奠基”的空白,長期堅持下去,能較大程度的從根本上改變我國職業教育和技能人才培養相對落后的狀況。

勞動課的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如果從為職業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啟蒙”“奠基”的視角去看勞動課,那么在義務教育階段我們應如何開好勞動課呢?

一是要激發孩子勞動興趣。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進而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價值觀和職業觀。勞動興趣和習慣的培養務必要從低年級甚至要從幼兒園抓起,低年級學生可塑性大。《義務教育課程方案》為1-2年級孩子在四個“任務群”中設置了“笤帚掃地”“抹布擦桌”“整理衣物”“整理學習用品”“擇菜和洗菜等食材粗加工”“飼養常見小動物”等幾十個力所能及的項目內容。開好這些勞動項目課,使孩子嘗到勞動的快樂,自然會激起他們的勞動興趣。堅持不懈地將義務教育階段的勞動課按課程方案要求開好,使多數孩子養成積極主動的勞動習慣。那么,課程目標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

塑造幾歲十幾歲的孩子的三觀不必好高騖遠,要靠船插篙。通過勞動課教育讓孩子真正體會到一些最基本的“勞動道理”。如讓孩子真正感受到“勞動光勞”“勞動者偉大”“尊重勞動和熱愛勞動是做人的最基本品質”“勞動是人類生存、發展和文明財富積累的唯一手段”等。多年來,不少中小學校的職業教育觀存在嚴重偏差。老師對學生講得較多是如何考上重點高中和理想大學,將來從事“體面”的非體力工作,以致于學生的心目中只有一條所謂“體面工作”的路。明明還有職業技術教育這條同樣能實現個人夢想的道路,但很少有老師去大力宣傳,造成不少中小學生對職業教育和技能人才培養與就業認知嚴重不足,這也是長期以來職業教育發展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現在開設勞動課,就是要下力“糾偏”,讓幾歲十幾歲的孩子就充分認識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需要數以千萬計的科學家和各行各業的專家,更需要數以億計的各類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而后者也將對“全民創業、萬眾創新”,并推動社會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產生直接作用。

二是要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為上好勞動課提供重要保障。學校可以從原來上綜合實踐課的教師中抽出一些教師,經過一定培訓后專職從事勞動課教學工作。勞動課實踐性強,動手操作較多,學校還可以引入外部力量,兼職一部分教學工作。一些家長還擔心任課老師會把教學任務轉移給家長并要求“拍照打卡”“制作小視頻”,最后孩子作業不得不由家長代勞。這種情況當然要堅決避免,但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這門課沒有家長的緊密配合恐怕也不行。例如,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老師嚴格要求學生自已能做的事盡力自已做。然而,一些孩子一進入家庭,他們的事就被家長“全包”,繼續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生活,學校教育被不良的家庭教育全給抵消掉了,這如何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和提升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呢?另外,烹飪與食品制作、保潔衛生、傳統工藝制作等勞動項目課,如果沒有家長的積極配合,也難有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三是要十分重視教材建設和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勞動課教材除了用好部編省編教材外,還要大力開發接地氣、用得上、好上手的“鄉土教材” “民族教材”和“校本教材”等。要配備達標的勞動場地,并按確定的勞動項目配置全勞動教學工具與設施。學校可在本地與經營企業、養殖場、生態園區、物流服務公司及中等職業學校建立永久性的勞動課活動與實踐基地。

四是要認真抓好多元評價化環節。事實表明,在中小學列入課表正式開設任何一門課,少了考試、考查等評價環節都會使一門課的開設流于形式,難以達到應有的實效。學校要依據課程中不同勞動項目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多元化地對學生的課程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并將評價結果載入“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作為高中招生的一項重要參考依據。

初中畢業后,有一部分學生可能立志走中職或高職教育這條路,對一些動手能力強,在烹飪制作、傳統工藝制作、三維打印制術、數控加工技術等方面已有較濃興趣,并初見特長的學生,學校和老師可向一些優質中職、高職學校相應品牌專業積極推薦輸送。這樣做既成就了學生個人,也讓職業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都能招到一批優秀學子。

(作者劉敦樓,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黃激流編輯,邢梅監制。此為蒲公英評論首發作品,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違者必究。)